這一兩年來,vm(virtual machine)這話題被炒的火熱,好像沒用這東西就是落伍就會被淘汰。但是事實上,vm在使用面與技術面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阿(茶)
就我個人看法目前使用vm需要有兩個條件當前提:
1. 舊有的包袱無法更動所以使用vm當solution
2. 測試lab或是其他理由需要暫時性computing power
VM本身有他自己的限制性,比方說犧牲調度的彈性。vm的彈性是可以縮限硬體限制之下,而無法擴充到硬體限制之外。(有接觸過的人當會明白這句話,沒接觸過的等你接觸後就會明白)真實環境中需要擴充的硬體限制外的情況才是常態,所以vm的實用性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這些日子使用vm是因為第一種情形。這種情況其實不少,就是2000年以前因為千禧年的關係大量擴充IT設備,不巧其中有些東西用到現在硬體已經過於老舊,而軟體可能是開發商已經成為歷史的灰塵或是根本不知道哪裡來的。當你想要更新系統卻發現,花費的成本遠超過效益或是更本找不到辦法更新他。這種情況下vm就派上用場了。
我把話說明白一點好了,就是原本的solution使用sun的硬體,結果sun的硬體在千禧年附近生產的機型現在紛紛進入缺料狀態。不得不更新硬體,但是軟體可能是無法更新或是更新時程趕不上,所以vm的機制成為目前唯一可行的soulution。sun針對這種情況推出了container這種技術來補破網,就是在solaris 10上面做一個小vm來跑solaris 8(他只能往前支援到8),然後讓你把原本的程式直接copy到這小vm中繼續使用。
實測的結果確實是一個runable的solution。但是這方案無法得到其他軟體廠商認同(當然啦,這樣軟體商就不能逼迫你升版了),所以只能淪為沒有辦法中的辦法。
雖然container號稱與原本的solaris 8環境完全相同,事實上卻有很多地方不一樣。只要是需要直接操控硬體的功能都受到限制,不過因為軟(driver)硬體都是sun他們家的,支援度還算高。如果有其他廠牌的東西就不知道了(很幸運的我沒碰到這種case)。
測試過程中有一個意外的問題是container中要建立raw device給oracle是沒有被規劃的。所以要自己手動建立node path,簡單說來就是要先在global環境中建立好,然後自己mknod給container zone使用。這部份的作法是廠商的工程師想出來的,細節就不寫了。
2008年11月29日 星期六
2008年11月2日 星期日
杜拉拉升職記
關於這本杜拉拉升職記,許久之前就有耳聞,但是無緣拜讀。前些天在誠品看妹....不,是看書的時候湊巧在架上看到,就買回家供著....不,是拜讀 =.=
杜拉拉的故事說是小說,反而比較像是教案,主要目的是教導如何當個白領。書中不少情景應該是作者曾經親身經歷過,所以非常的有真實感。作者也絲毫不避諱職場的黑暗面,比如說因為新找的兩個手下能力強的那個對自己的位子有威脅,所以把他砍掉,一來剷除未來的威脅,二來讓能力差的那個有所警惕;沒親身經歷過的人應該沒辦法寫出這種故事。
每家公司的每個位置都會需要不同的專業能力與相處模式,這關係到老闆、同事、下屬、當事人性格。沒有任何規則跟公式能夠一體適用給每個人。(如果有這種公式,就可以直接用機械取代人類了)什麼事情該緊追不放,什麼事情要睜隻眼閉隻眼,拿捏分寸的所在就是專業與業餘分別的所在。
不過作者是hr,所以書中並沒有提到專業職所面對的生態。你應不應該為了要達成專案的目標而得罪組織中的其他人?還是聽從老闆的話,反正我只是小職員不用擔成敗?如何評估我所作的事情有多少的價值?
一個好的教案要能夠啟發讀者的思考,這本書如果只把它當成小說翻完就算,那就太浪費了點。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