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是很簡單的故事,只是拍攝的手法太複雜,所以有些人看不懂。簡單說就是三個高中好友,林美寶(桂綸美)、陳忠良(張孝全)、王心仁(鳳小岳)。美寶愛忠良而忠良愛心仁而心仁愛美寶。end。
電影只是在交代他們三人在四個年代的故事,1985、1990、1997、2012。時間跨距達27年,所以這也是個訴說人生的故事。
以下開始牽涉到劇情,慎入。
美寶很殺的用推剪剪掉自己頭髮的一幕很有戲劇張力
1985跟1990的部份其實看得很痛苦,他是演1975吧,哪是1985。身為一個活過1985的觀眾,我要說電影裡面呈現的背景讓我覺得很荒謬,那時還有校刊審查沒有錯,但是教官在那時已經沒有那種權威。而且那各年代的高中生最大的苦悶是聯考,或許是因為現在的年輕觀眾無法體會,所以影片中完全的用威權壓迫來取代聯考壓力。這讓經歷過得我覺得很無言。連道具鈔票都是綠色100元,那個我記得是1980就沒有了(不過這點夠用心,讚)
描述三人情感的部份倒是非常細膩,大姐頭性格的美寶只有在忠良面前會展露出柔弱的一面。忠良會在美寶媽給的錢不夠繳輔導費的時候拿自己的錢去補,在美寶生理痛的時候摘下樹葉讓美寶聞(那是什麼樹阿?)。心仁想盡辦法想要吸引美寶的注意,最後在忠良追求學妹以及暗中撮合的情況下,美寶終於愛上心仁。鏡頭帶過忠良痛苦的表情,但他其實是因為把心仁送給美寶而心痛(我覺得這部片裡同志也太多了吧)。
1990的野百合運動其實是聲援64天安門的行動,從頭到尾都很平和。不過電影看來是要顧慮能否在大陸上映所以不敢提,反而弄的好像是民進黨選舉晚會。鳳小岳在台上那段話完全就是模仿田朝明。一樣是背景讓我看得很疏離,但是三人間得互動又很細膩。心仁對忠良完全就是男性間哥們的情感,一肩扛下兩人一起闖的禍而被退學,得要去當兵。美寶發現心仁對另一個女生有意,而那女生在心仁家外等候時,將心仁推給那女生。即便如此,美寶跟忠良終究沒有結果。
1997的美寶還是跟心仁在一起,不同的是心仁已經娶了當初那女生。而美寶則是小三。為了替情人的老婆買限量的柏金包還得要拜託老同學幫忙,這一幕深刻的描寫出美寶的犧牲程度。而心仁則成為岳父(行政院長)的手下,我覺得比較像是秘書或助理。可是電影裡面電視畫面上卻寫他是發言人,不過1997的行政院發言人其實是新聞局長。 = =
看到這一段覺得心仁的人生真的很悲情,都是在別人的擺佈下。而造成這一切的忠良,從畫面中看來過得也不算太好。其中一段兩對情侶分別做愛的場景,透過畫面交替最後說出 「我要的你給不了」。其實蠻撼動人的。這一年的最後,美寶跟心仁原本打算放棄在台灣的生活遠走他鄉。但是最後美寶看到心仁跟他小孩講電話的畫面,才體會到她其實只是外人。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完全能體會那種心痛,努力到最後的無力。從1985到1997,10多年的糾纏終歸一場空。早在1990當美寶催促心仁去買酒,把他送到別的女人手中時,她就已經失去他了。只是這時候她才明白。
2012時只有忠良與美寶的雙胞胎女兒,讓我很想問美寶呢?這個為了要安慰心仁毫不猶豫剪掉自己半邊頭髮的女子。整個劇情敘述的好像就是身邊的人物,差別在於真實的人物少有如此強烈的情感糾葛。
我不知道要說這部電影好或不好,它同時給我很大的疏離感與對人物的認同感。人生有缺陷有遺憾,也有美麗有回憶。或許美寶跟忠良最後有一起渡過段美好的時光吧。
補充:
電影小說所描寫的背景就比較接近我的記憶年代,沒有那麼多花俏與誇飾。小說中也明白的寫出美寶因病而死,真是讓人覺得難過。哭哭~
對比之下小說的情節我個人比較喜歡,文字把許多影像中隱晦的部份直指出來。中間有個句子,「我愛你,所以你必須愧疚」彷彿像跟針一樣的戳傷內心。原來跟作品距離太近也是會被刺到而流血。
補充2:
原來劇中所摘的是樟樹葉,可是樟樹很少有伸手就能摘到樹葉的阿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