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這篇是整理我這幾年看過的書籍以及網路上google資料的所得,只能算是我個人理解。而這問題實在太大,在寫的過程之中又不得不回頭反思原本以為的是否正確。
國民黨(KMT)與共產黨中國分部(CPC)的恩怨糾葛要從1919年五四運動開始,五四運動時期中國年輕一代開始認為需要改革腦袋中的想法,大量翻譯引進了各種政治學術理論。其中包括剛於俄國革命成功的共產國際相關理論。蘇聯在1919年3月剛剛成立了第三國際,目標是推動全世界的共產革命,致力引進學術思想的中國自然成為第三國際的工作重點。於是1921年CPC成立,中文雖然是中國共產黨,但本質上是蘇聯共產黨中國分部,領第三國際的錢並接受指揮。
受到蘇聯共產黨思想吸引的還有孫文,孫認為列寧時期的蘇聯採行的新經濟政策跟他自己的主張是一致的。當時孫文與其支持者正受到陳炯明壓迫,第三國際建議的國共聯合(以及隨之而來的各種幫助)很快得到孫文的同意。於是共產黨員紛紛加入國民黨,包括周恩來與毛澤東(此時的周排名遠在毛之前)。
第三國際給的支持並不光只是錢,還包括協助建立軍隊,也就是黃埔軍校。在1927寧漢分裂之前,KMT軍隊中都有許多蘇聯軍官隨軍作為軍事顧問。容共不久之後孫文就於1925年去世,並引發KMT內部的路線鬥爭。
本來第三國際支持KMT就只是階段性政策,所以才會堅持不解散CPC而讓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打的算盤是從內部取而代之,從一開始就訂下了吸收KMT內部左傾人物的目標。不過因為孫文的過早辭世,讓第三國際的計畫有了偏差。第三國際選擇了汪精衛,而KMT內部本土派則圍繞蔣介石,最終導致了1927年的寧漢分裂。
在CPC的紀錄上1927最重要的事情是「清黨」,KMT大規模殺害CPC以及左傾人士。而引發KMT清黨的原因:秋收暴動,卻被刻意淡化。CPC在打敗吳佩孚佔領武漢三鎮之後就開始搞罷工與土改。土改直接衝擊中國傳統農村體系,KMT的清黨可以說是傳統派的第一次反撲,如此的衝擊與反撲,像鐘擺一樣一路擺盪至今。
P.S.中國近代史渾沌不明的根本原因在於中國人的社會裡所有的事務都只為統治服務,真相不重要,怎麼解釋才重要。歷史如此、技術亦如此。所以印刷術雖發明於中國卻無法引發現代化與工業化。
第三國際的策略從聯合到單幹的轉變,導因於列寧於1924年去世,蘇共本身陷入派系鬥爭,第三國際急於要求得可見的成果。結果在KMT內產生了蔣介石,CPC內產生了毛澤東;兩人分別經歷了多次鬥爭之後各自取得了黨內領導權。
蔣介石從一開始就認為CPC是不可與之妥協的,原因不明。即使他唯一的兒子在蘇聯人手上,他也堅決要儘速拔除CPC。但最後因為日本的進逼而導致西安事變,不得不與CPC妥協合作。當然毛蔣兩人都沒有要與對方和解之意,戰爭一結束,雙方馬上揮軍相對。
某種程度上來說,兩個政黨其實有很多相似之處,不管在政治主張上或是統治手段上。這也使得當時的社會大眾以為他們只是在選擇不同統治群體,既然KMT腐敗,那就選擇比較不腐敗的CPC。再者因為雙方在發展歷史上的糾葛,也有不少人在兩者間游移或是在兩個陣營內都交遊廣闊。比如說周恩來,不論是在KMT或CPC中都是朋友眾多。加上CPC到了延安之後展現了良好的形象(距離產生美感),於是一洗當年在湖南搞暴力運動與聽命於共產國際的陰影,被全世界(主要是美國人)視為是進步的民主政黨。
1937-1945,雖然兩者表面上組成聯合陣線,但其實雙方互不信任。一邊要對外表現的像是合作抗日,一邊又要極力為了戰後決戰卡位。但KMT畢竟是中央政府,要顧慮的軍事、內政、外交難題眾多。
軍事上,對日抗戰節節敗退,1939年武漢失守,大部分工業能力都落入日本人掌控,東南精華地帶的大城市也相繼全部失守,可以說整場戰爭已經失敗。只是打下武漢之後日本的軍事能力也已經擴張到極限而無法再繼續,於是局面陷入長期相持狀態。
內政上,為了拖延日軍行進速度,在花園口決堤黃河、1941年河南大飢荒、1941新四軍事件。都重創KMT領導的國民政府威信。
外交上,為了爭取同盟國盟友以及國際地位,不得不在緬甸戰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及應付難纏的醋酸喬....
而到了1944年日本與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後,原本用於防備蘇軍的關東軍部隊得以向南調動,發動了帝國最後掙扎的「一號作戰」。「一號作戰」打穿了原本隔絕日軍華中與華南佔領區的薛岳軍隊防線,讓美國人認真考慮要扶植CPC做為中國戰場的第二選項。因為從當時各方面的情報都讓美國人認為,KMT崩潰在即。
然後比所有人預料的都早,日本投降了。
總之,KMT勉強因應艱難的局勢,而換來了低施政滿意度,這種結果應該是很容易想像得到。最明顯的就是失控的通貨膨脹,而通膨最主要成因就是因為戰爭費用高漲以及戰事失利。
P.S. 對日抗戰(用抗戰是沒錯的,因為全部戰場都在中國境內)是很艱難的任務,兩國國力與軍力完全是處在不同時代。加上戰場全在中國本土,生產力受到的打擊是致命的,這也造成了汪精衛決定與日本和談的動機。
直接跳到1945年。在二戰結束的時刻,中國境內有5個軍事勢力,KMT、CPC、汪精衛陣營(國共雙方叫他做偽軍)、日本軍隊、蘇聯軍隊。KMT偏處西南,為了搶先CPC佔領所謂淪陷區,KMT大量下放接收佔領區的權利,中間就出現不少侵吞與強佔情事,嚴重降低了KMT的支持度。而KMT這時又犯了一個致命錯誤,那就是中儲券的處理問題。
中儲券是汪精衛政權發行的貨幣,KMT因為把汪定位為漢奸,因人廢事,不肯承認中儲券的貨幣地位,決定儘快廢止。但是訂出了1法幣兌200中儲券的掠奪匯率,因為後人根據相關資料推估兩者合理的匯率應該在1法幣兌30-50中儲券。更糟糕的是(對,還有更糟糕的),在重慶發行的法幣無法及時在宣佈的時間點兌換全部中儲券,於是人性中的貪婪被猛地引爆。比如接收大員,在四川等地大量收購法幣(因為物資欠缺與通貨膨脹,法幣購買力低落),而在佔領區的地方官員可以發行法幣兌換券來大量收購中儲券。整各國家體系從此陷入失控狀態,眾人各憑本事圈錢圈資源,用兩個字概括就是「腐敗」。而官員腐敗從來都是單行道,一走上就不回頭。
1949年新疆發行的60億紙幣
對日戰爭一結束,CPC以受降名義大規模擴張佔領範圍,KMT也毫不猶豫的軍事圍剿。雖然中間有談判、停火,最終還是全面開戰。因為蔣介石與史達林達成協議,可能是促使蔣擴大軍事行動範圍去搶奪東北的主因。而東北的大戰迅速消耗光KMT在戰爭時收到的美援物資,更關鍵的癥結點在於美國人在1945以後並不認同KMT而不願意繼續援助軍需物資,這是蔣的最大誤算。沒有新的軍火支援,美式裝備師開一槍就少一顆子彈(因為中國境內沒有生產美式裝備軍火的能力)。加上惡性通貨膨脹對於軍隊也是毀滅性打擊,畢竟所有軍人都是領著不斷貶值的法幣(後來換成金圓券貶得更快)。
這導致的結果就是一開始看似順利的作戰局勢在1947忽然全線逆轉,到了1948更是兵敗如山倒,連守住長江以南都做不到,一路敗退到台灣。若非1950年6月韓戰爆發,美軍第七艦隊巡航台灣海峽,憑KMT的剩餘軍力與士氣能不能守得住台灣本島只怕還很有疑問。
(老實說,是根本不可能守得住。當初CPC登陸廈門,海岸防線一破就整批人一起投降,士氣非常低落。台灣本島剛經歷228,對KMT更是沒好感,賣死命地可能趨近於零)
而為什麼當雙方勢力均勢稍往CPC方向傾斜就樹倒猢猻散?遠的來說,KMT與CPC本身的相似性以及歷史糾葛,讓大多數人們認為雙方只是領導的人有所不同而已。近的來說,KMT確實犯了內政不修的錯誤(雖然這個內政問題換成CPC也是修不好)。而當時CPC高舉自由民主大旗,看起來是遠比腐敗無能的KMT要有前景的多,各地軍閥選邊站也只是做了看起來該做的選擇。
KMT的失敗有很多原因糾纏導致,中國的傳統史學喜歡以人物傳記的角度來看歷史事件,成功是因為某個英雄,失敗是因為某個狗熊。但是,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歷史侷限,這問題在中國近代史上最為凸顯。KMT與CPC的爭鬥,其實只是共產主義擴張過程中的一場戰役,美蘇之間的博奕才是最直接影響的原因。若美國不是在1943年以後對KMT的評價下降,CPC不會有機會可以在東北撐到局勢扭轉。若非蔣與史達林達成密約,KMT可能一開始就全力鞏固華北,不試圖出山海關(從後面看可以說蔣介石被史達林騙了)。若非蘇聯成功誘使美國人相信中共不是蘇共的代理人,美國人也將大力支援KMT,而最後可能是兩者隔長江對峙。
扣除外交因素,KMT在戰時就已經被拖垮財政,戰後又因中儲券的關係將通膨整個擴散到全境,就算沒有發動戰爭也未必能撐得過去,國共決戰只是讓房子倒得更快,軍事失利其實是政治失利的後果。陳誠到台灣接任行政院長時大力支持主張市場經濟的尹仲容,其實也是對於在大陸內政失敗的反省。KMT高層對於當初如何失敗其實心中了然,只是礙於顏面不便公開討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