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引了楊葆之所寫的軍事航空發展的認知,楊先生親身經歷了兩款飛機的研發,引用了許多案例,最後的精華就是「提早研發,放慢生產,少量多樣」。
在2004年投身其中的前鋒才能發現的遠見,在15年後已經是容易看見的事實。而15年過去,有些新的發展也深深影響軍用飛機產業。比如說匿蹤的需求,以及無人機的普及,還有一個即將出現的電動發動機。
先把軍用機做一個定義,供軍隊使用的特殊機種,包括武器載台與運輸飛機。從整個航空產業來看,軍用機只是一個小分支,整體需求數量不會太大,我想全球軍用機總數可能不到民用機的一半。而且軍用機是個特規市場,不同使用單位的需要都會有些不同,很難有一種型號能夠通吃所有客戶。更何況,不同政治勢力通常會尋求不同供應來源(簡單說就是避免用敵人用的飛機)。
所以軍機市場注定會是個擁有許多來源的小型廠商提供過多的選擇的場面。要能存活的廠商就必須要有基本客戶,反映在市場狀況就是各國家支持的廠商才能存活。但是這些廠商通常活不太好,因為要求多而產量少是先天環境,不利於降低製造成本。
這種情況下智慧製造的工業4.0就很必要,也難怪航空製造業最先擁抱工業4.0。(不過進展沒有很快)
3D列印也是個很重要的工具,能用3D印表機做出原本需要用開模才能做出的零件的話,就能有效降低低產量下的成本。
另一個重點是研發,這部份是我有不同看法的地方。上個世紀飛機研發是一個大型單位的工作,但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經驗積累可以在整個供應鏈上而不必要集中在一個工廠。功能可以特殊,但基本零件可以通用,這就是F-35的設計由來(雖然從製造價格看來好像不太成功)。
由於軍用機的研發與製造變成需要重資本投入,已經高過單一廠商或單一國家的負擔。未來勢必會走向整個跨國跨廠供應鏈的模式,就像今天的電腦產業。只不過由於政治因素影響,將不會走向全球統一,而是會有2-3條產業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