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我第一次聽到這部電影的名字,今天下午在誠品看到了原著小說。很短的短篇,四千多字而已,很快就翻完。但是看完小說我就決定要去看這部電影。因為小說雖短卻充滿了力量。
整篇小說都在記述作者在父喪後治喪期間的想法,其中佔多數的反而是他覺得「怎會這樣!」的事情。悲傷反而不是文章強調的重點,就像一開始作者說得「荒謬」是他對整個過程的感慨。直到小說最後,作者說:
#####################################
是的。我經常忘記。
於是它又經常不知不覺地變得很重。重到父後某月某日,我坐在香港飛往東京的班機上,看著空服員推著免稅菸酒走過,下意識提醒自己,回到台灣入境前記得給你買一條黃長壽。
這個半秒鐘的念頭,讓我足足哭了一個半小時。直到繫緊安全帶的燈亮起,直到機長室廣播響起,傳出的聲音,彷彿是你。
你說:請收拾好您的情緒,我們即將降落。
#####################################
據說,治喪的繁文縟節是為了要讓親屬沒有時間傷痛。只是傷痛不會消失,暫時壓抑住,也會在某個時點浮現。閱讀到最後出現這一段,就像是一根針直接刺破那層層壓抑。我想這就是這篇短篇得獎的原因吧。
這句話不只是寫出作者心情,也同時寫到了每個人的心裡。
而電影看到一半其實有不小的失望,太多枝節反而把那種衝擊變淡。感覺上,電影還是想要凸顯喪葬儀式的誇張與繁瑣,但是鏡頭上的呈現卻過於「清爽」。要知道會變成誇張與繁瑣的最大原因實在來自於眾人的七嘴八舌,因為台灣人講人情,什麼叫人情就表現在「婚喪嫁娶」這四件事情上面。所以即使平日很少聯絡往來的親戚長輩在遇到這幾件是的時候都會出現,而人多嘴雜則是千古必然之理。小說中的細節可以讓人知道來往的親戚眾多(每個小細節都是來自不同人),但是電影不知是為了讓觀眾便於理解人物關係還是其他理由,把許多情節都合併到幾個演員身上。結果雖然想要訴說喪禮的繁瑣卻無法有力的呈現。對整個喪葬儀式的討論也不深入,台灣的喪葬儀式少有定論,混雜了各家宗教信仰,簡單的說就是「有好過沒」所以全部通通都可以納進來。當然電影中探討這些會是吃力不討好得事情(小說也是),所以被輕輕帶過也是情有可原。
而電影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片段是:
當女兒拿取父親遺照騎車回家時,回想起18歲生日的情景的那段。看到這裡不由得想到:
如果有一天,我們離開這世間,留給其他人的記憶是什麼?
不過電影也沒有繼續往這方向探討就是了。人的一生在這世上不論長短,終究會有離去的時候,當最後要閉上眼的時刻會想到什麼? 死後若有機會可以看著自己的喪禮,不知道又會想到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