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 鉅亨網上有一條新聞「高盛歐尼爾:歐元恐在2020年消失!」
其實歐尼爾的說法是:假如歐洲繼續維持現狀,2020年就會瓦解。標題把前面假設拿掉了,大概這樣比較聳動比較吸睛吧。
有趣的是,這新聞後過三天就出現賽普路斯要課存款稅事件。令人好奇歐尼爾在參加論壇時是否已經研究過這問題。
新聞是在星期天出的,消息出來後最先開盤的是亞股。因為日圓貶值連日漲不停的日經指數跌近200點開盤,然後一路下跌。
台股本就在盤頭,更是不支,跌了百多點。正在下跌趨勢的港股盤中甚至重挫500多點。
大概沒有人想到歐元財長會議會對賽普路斯做出課徵存款稅的要求。自15世紀佛羅倫斯誕生第一家現代銀行以來,提出存款保證一直是整各金融體系的最底層礎石。由此衍生的貼水概念更是現代金融市場訂價的重要原則。
為什麼銀行存款的利息會比股票債券低,就是因為存款理論上是無風險的。今天存100塊,明天還是能拿回100。如果這個幾乎成為常識的假設被打破,今天所有金融商品的價格都得要重新考慮了。
不過好險,在俄羅斯發表宣告之後,緊張局勢有趨緩。歐洲財長們也發布較為寬鬆的宣告,表示不會干預賽普路斯如何籌措資金。
(就是撇清說我沒叫你收存款稅,是你自己要收的)
但是到整各事件落幕之前,都還是有爆雷的可能性。 首先,俄羅斯會不會伸援仍然沒有消息。賽國會不會取消10萬歐元以下帳戶課稅(賽普路斯10萬以下保證賠付),以及會否有額外的「意外」。比如說賽國寧可退出歐元區。
比較可慮的是,歐洲財長會議的決定,等同宣告歐元核心國家不願意擔負周圍國家金融穩定責任。
英國的媒體更尖酸的批評,德國人在歐元計畫中攫取最多利益,卻不願協助因喪失匯率調整權而遭遇麻煩的鄰國。
要知道英國當年拒絕加入歐元,這麼多年來飽受德法批評與嘲笑。打落水狗的機會自然不會放過。但是英國的說法自有道理在,經濟實力較弱的國家加入歐元有點像吃類固醇。貨幣的購買力超出本地經濟體的客觀評價而推動了物價與不動產,累積下來會造成金融泡沫。這些泡沫也同時餵養了歐元區實力較強的經濟體,比如說德國。原本弱國可以透過匯率調整泡沫程度,但加入歐元之後這個工具被剝奪了。泡沫化然後破滅跟強國求援變成是一個寫好的劇本。
從今天來看,高盛這個解體說詞的可能性高不少。畢竟統一的貨幣對德國荷蘭固然是擴大市場降低成本,但對從法國以後經濟實力較弱的政治實體來說。共同貨幣只是讓他們執行經濟政策遭遇更大的困難。相信接下來這樣的討論只會多不會少。
不管結局如何,歐元看來不會再有歐債危機前的高價位。歐元走弱也意謂日圓難以繼續走弱,而美元只能走強。整個投資思維得要重新思索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