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9日 星期三

讀後感:匱乏經濟學


最近看了一連串貧窮相關主題,匱乏經濟學這本書提供了最後一片拼圖,讓整個圖像完整。與其叫匱乏經濟學,不如翻譯成匱乏心理學更貼切,這裡面討論的也並不僅止於金錢範籌,但是我這裡只想討論貧窮這個主題。
書裡面花了很多的篇幅說明實驗的目的、假設與過程,為了證明結論沒有錯誤。扣除這部分,列出來的結論是:

1. 限制會帶來壓力,讓人進入專注狀態(隧道視野)。但這種隧道視野常常反而讓人因小失大(欠缺遠見)。
2. 壓力與焦慮會課徵知覺稅,人腦的運算能力與自制力會受到(暫時)懲罰性的降低。
3. 導致匱乏的根本原因在於人如何處理寬鬆餘裕。一旦陷入匱乏增加循環(入不敷出),就很難憑藉自身作為逃脫。(外力介入會有機會但只要mindset一致,最終仍然會落回同樣循環)
4. 同樣現象不但會發生在個人身上,企業甚至國家也有同樣現象。
5. 制度設計需要考量提醒(打破隧道視野),維持一定程度寬鬆狀態,來避免失敗。


貧窮有兩種定義,一是絕對生活水準,每天2美元。(世界銀行在2015年的標準是1.9美元);二是所需要的小於所擁有的心理狀態。一的狀況很明確,解決之道也很明確(只是難做到),增加收入。二的狀況就很複雜。在於富裕社會,就算是底層群體也大多能取得足夠食物維持生存,但在富裕社會要求的標準會高很多很多。以第二種標準來看,現代社會裡面的一半人會處在貧窮狀態,因為需要的東西太多。我隱隱覺得這種狀態是某種動態平衡,大多數的人需要一個可見的生活目的,[我需要錢,所以我要做某些事]。需要跟想要中間的界線並不是那麼明確,所以需要其實是會上下浮動的,最終停留的位置其實跟人們的想法有關。也就是說,人們會處在輕度飢渴狀態是人類DNA訊息造成的,因為這樣的狀態才會讓我們覺得活著有目標。

真正的問題在於,需要的迫切程度會對我們的心智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當你每天都需要為了帳單而奔波,再高的智力也會被知覺稅的defuff扣光光。然後讓你的人生像是滾落山下的石頭一樣,把你自己砸成碎片。

最原始的問題在於,一個人如何處理餘裕,財務上也就是如何每年有結餘。就好像投資客用價格上漲與否來判斷股票好壞,最簡單的判斷指標其實是一個人銀行戶頭裡的數字。一個每個月戶頭中數字會增加的人,不管再怎麼緩慢,他總是在一個遠離貧窮深淵的軌道上。而當他累積的餘裕金錢越多,就越能夠抵擋突發事故的衝擊。

雖說指標很容易選擇,但如何做到卻是天大問題。每個月總是有很多的[必要]花費無法刪減、突如其來的問題、投資上的虧損。因為未來無法預知,所以我們都把現況無限放大,唯有多思考才能看得遠。而思考的養成並非朝夕之功,得要數十年的積累。換句話說,不管你是什麼年紀,隨時思考都是智人的最重要任務。(思考最簡單的就是問為什麼)

要知道落入貧窮其實是人類基因所帶的訊息造成的(天性),需要靠後天的理智與自制力來抗衡。所以替自己建立一系列機制來制衡天性是很重要的。比如說:自動轉帳。看到書裡提到這點,其實我有先笑了一下,不過仔細想想,確實是如此。忘記繳帳單是很稀鬆平常的事,可是對財務傷害卻是很巨大,信用卡帳單要收滯納金、電話復話要收高額手續費。設定自動轉帳,至少在你戶頭裡還有錢的時候可以避免傷害發生。

另外還有一個重點是,保留心智的餘裕。人腦的運算能力非常有限,而且常常會受到外界因素影響而下降到當機地步,所以我們應該要盡力避免腦力進入高負載狀態。能夠讓機器取代或提醒的事情,要盡量仰賴機器。

書中提到關於餘裕的概念確實是一個新的角度,不論是在金錢上或是時間上。總結起來對個人來說就是做到兩件事:
每個月有儲蓄,每周保留一段空白時間

沒有留言:

最常被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