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3日 星期二

[黃河青山 - 黃仁宇回憶錄]的讀後感

第一本讀黃仁宇教授的大作是「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那時候我還是個唸高中的毛頭小伙子,第一次看到黃教授的大歷史觀點,彷彿腦袋中某個開關被打開了。在此之間我所唸的歷史都是謹守兩千多年前孔老頭的標準「褒貶人物」,經濟史觀不要說成為主流了,連被拿出來討論的機會都沒有。在「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之後我又讀了「萬曆十五年」與「中國大歷史」,其中「中國大歷史」是老師選的閱讀資料,「萬曆十五年」則是我家老爸不知道打哪借來的。

在此之前的歷史對我來說不過是沈迷武俠小說之餘的延伸閱讀,自然很習慣的接受許許多多的傳統中國的歷史觀念,包括以道德來判斷人物,用是非善惡來將歷史人物分類。當然熟讀金庸小說的人都會接受人並非單一面向的概念,因為這正是金庸小說的引人入勝之處。帶著這樣的懷疑精神,有時候就會對傳統說詞產生疑問,比方說諸葛亮。傳統史觀對諸葛亮推崇備至,但是卻無從解釋為何這樣一個備受推崇的人物卻無法保蜀漢的半壁江山?也無法解釋為何文化發展較落後的遊牧部落總是一次次的戰勝「天朝」。

但是這三本書重複的用新的角度來解釋舊有的資料,當然許多年後的今天我理解那是用經濟史的角度加上歷史潮流學說的綜合。但是這幾本書教會我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用統一的角度來解釋散亂的資料。換句話說就是開始有了邏輯性的思考方式。很奇怪雖然早就知道遞移,集合等基本邏輯觀念,但是那些都好像是在另一各次元的東西,直到看到黃教授的解釋與推演方式才豁然開朗。可以說等到我看到了從大歷史觀點串起來的史料並認真思考這種角度思考的意義之後,我才真正開始能夠累積知識。

整各大歷史史觀其實很簡單,每個歷史人物都有歷史的局限性,從拉長的時間點來看,歷史的發展有趨勢;趨勢的演變會造成現況的衝突,終究會產生突破點,歷史人物在面臨突破點的選擇可以說沒有選擇。(當然這也可以解釋成做了錯誤選擇的人會被忽略)也就是除了眼前的事務之外,所有事務的累計會導致一個不得不然的結果。接下來就是我自己的演繹:能夠串成歷史的任何事件都必須符合隱藏在背後的流向。事件本身或許是隨機,但是累積夠多的事件必然會顯露一個主要的現象。

這本黃河青山是寫作於1980-1983,作者當時正面臨被任教的大學解聘、著作受到學術圈的批判與阻撓,連出版的機會都無的窘境。這本書雖然有許多篇幅講述作者個人遭遇,但主題其實是要解釋何以會有大歷史的觀念形成。作者在最後提出了螺旋形的歷史這個說法,讓我想到了艾西莫夫的基地系列。我無法說明我個人是否同意黃教授的理論,但是我卻很認同經濟史觀。有本書叫做「貿易打造的世界」從貿易的觀點來解釋近代史,得到的結論跟黃的大歷史很接近。如果我們把道德判斷拉出來丟到一邊,用玻璃把血腥與煙硝隔離。相信所得到的結果會是一樣的。不過黃教授的結論是在70年代得到的,那個時代還沒有辦法接受這樣的理論。是以黃為了這個主張付出了沈重的代價,在加上他當時並非舉足輕重的學者,雖然師從許多大師級人物。但他本身只是各在二流大學任教的歷史教授,甚至出版的書籍都僅只有唯一的一本討論明代財政的著作。忽然跑出來一個評斷上千年歷史的觀念,甚至無法舉出足夠份量的證據來證明自己的觀點。

黃教授在他書中不斷的提到中國傳統上欠缺數字管理,但相同的困境其實也發生在他的著作中,對歐美研究中國歷史的人來說,會覺得他jump to conclusion,省略了中居許多證據。但是對於早年受中國傳統教育的黃來說,他實在無法再舉出更明確的證據。就向前面所提「貿易打造的世界」那其實也不是正規的歷史著作,裡面有太多武斷的結論。可以刊在報紙上,或是當作參考資料但是不足以拿到課堂上當教科書。在21世紀尚且如此,就不用說70年代的時候要說服當時的學術圈證明自己的看法有多困難。

但是跨過太平洋,中國人對這樣的歷史觀大多會有所共鳴,因為這樣的觀點補足了傳統的不足。仔細一想所謂的傳統觀點還真是遙遠以前的事,兩千多年前孔子寫春秋用道德來褒貶人物。春秋這本書早就消失在歷史之中了,但是用道德來當唯一標準的史觀卻一直是唯一的觀點。制度與科技都是被有意無意忽略的資料,提到近代史則無論政治立場都是一樣的詮釋。但是傳統觀點永遠無法解釋為何自強運動30年卻在甲午戰爭中兵敗如山倒,也無法解釋為何中國的現代化之路如此的跌跌撞撞,付出如此多的代價。

這本書應該要列入大一學生的必讀書單之中,或許能讓習慣背答案的學子們有新的領悟。

沒有留言:

最常被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