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4日 星期一

「太平天國之秋」讀後感


太平天國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重要事件,以傳統中國人的史學觀點來說,成王敗寇,所以一般是叫太平天國之亂。雖然共產黨把太平天國當作農民起義的先驅,給予比較正面的用字-太平天國運動。但怎麼稱呼其實只是個大家自己爽就好的事情並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太平天國從1851崛起到1864敗亡,前後歷時14年,最大疆域包括長江中下游的富庶地帶。整場戰爭估計死亡人數達到5400萬,其中大多數是老百姓,對清朝來說實是致命的打擊。雖然亂後又苟延殘喘了快50年,但覆滅的遠因其實在這場動亂中就已經註定。
關於整各事件的經過,我無意贅述,我想寫得是:
 1. 為什麼太平天國會失敗。
 2. 太平天國有沒有成功的可能。

從21世紀往回看19世紀,或許正確的問題是「為什麼像太平天國這樣的武裝反叛行動能夠取得這麼大的戰果?」

洪秀全不過是個鄉村的落第秀才,舉事之前也不過在廣州跟傳教士羅孝全學些聖經,沒有受過任何軍事與政治的教育或訓練。如果把他一生所有言論放在一起看待,你很容易就懷疑他可能有幻聽或幻覺,傳統上叫做「瘋病」。可是這樣的一個人,擷取了歪曲的聖經故事,帶領同村莊的幾個人,卻能打下整個長江流域中下游,歷時14年。

相反的,他的對手一開始是由當時名將率領的整個清朝正規軍,八旗與綠營。後來則是曾國藩所帶領的湘軍。前期的將領不說,曾國藩則是科舉進士,官至內閣學士、禮部侍郎,換句話說是當代精英分子。但與太平天國相抝到最後也只落個慘勝。這樣的事實可以說明,當時的社會環境其實是偏向太平天國,或說偏向改變的力量。

從相關經濟史料來看,清朝中葉之後中國的社會已經在中古時期停留太久的時間,人口增長到了環境負擔的上限,而社會結構與政府組織卻無法應對人口的增加。(傳統史學會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就是反應人口增加後導致戰亂的過程。) 太平天國的崛起反應了對既有利益團體的不滿,是以吸引了眾多社會底層的跟隨者。

跟在此之前的改朝換代相較,太平天國由於明顯的宗教色彩而難以吸引當時的精英階層加入。綜觀太平天國諸王,只有石達開與洪仁玕展現出較高的行政治理能力,但卻又因內部鬥爭而無法推行政令。洪仁玕所指望的外國基督教國家支持又因為洪秀全的關係而無法成功。可以說洪秀全入主南京之後的表現越來越像是一個妄想症患者,這也註定了太平天國一定會覆滅。

同樣的,第二個問題就很明顯:太平天國不可能成功。洪仁玕所採取的策略其實沒有錯,如果能取得歐洲列強的支持,太平天國就有佔據長江流域與北京對抗的實力。由於當時科技發展的落差,透過貿易取得新型武器就能在戰力取得優勢。足以讓太平軍將湘軍阻擋在祁門,而保有江南魚米之鄉。但是洪秀全的神學理論與基督教其實是完全不同的東西,那只是用來賦予太平天國統治正當性用的,自然無法透過宗教取得歐洲各國的支持。反而讓曾國藩等用保衛儒教來獲取士紳階級的支持,更進一步讓太平天國處於劣勢,而提前了太平天國的末日。

這本書中特別強調英國在中國這場內戰中的作為,不過我個人並不認為當年英國的動向對戰局有決定性影響。當年的英國政府也說不上多大程度支持北京清朝政權,很大部份原因是北京的清廷對英國人懷著不信任與恨意。時到今天大陸仍有眾多憤青對當年英法聯軍燒毀圓明園氣憤不已,當可理解當時清廷滿族人士對英國佬有多麼的深痛惡絕。滿州人這種對英國的仇視與憤怒一直延續到滿清滅亡才消散。而大英帝國則在喪失北美的棉花產區與中國這個替代棉花產區之後對帝國經濟命脈造成了嚴重的打擊,日不落國終究日漸讓出海上霸權。而後更在經歷兩次世界大戰之後,讓全球海權落入美國手中,直到今天。

沒有留言:

最常被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