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25日 星期二

Homeless Candidate in Taipei Mayor Campaign

In history, a homeless person join the campaign is rare. But it do happen in Taipei this winter.
The No.2 candidate ZHAO YAN-QING, earn his life as rag-picker and sleep in the park at night.

There are more Chinese reports here about Zhao's story








2014年11月21日 星期五

剛好一問一答的兩則新聞

最近看到兩則新聞,標題分別是

專訪》被台灣低薪嚇一跳 皮凱提:GDP跑哪去了?
以及
郭台銘嗆出走 郭恭克:先清償台灣負債


我覺得很有趣,因為兩則剛好一問一答,後一則回答了前一則的問題

郭恭克對鴻海(2317)的短評是:

以子母公司合併報表的資產負債表資料顯示,至2014年Q3,該公司總負債為1.29兆,與母公司2013年底的1.238兆,相當接近,因此,吾等可以推論,該公司舉債或融資的來源,主要來自台灣的母公司,也就是台灣金融體系提供的低利率資金才是養育鴻海的真正奶水。(請問:該公司在台灣養多少員工,在中國又養多少員工?)

直接看看郭恭克的文章,他其實是從鴻海財報抓自由現金流得出來的結論。鴻海都是在台灣舉債而非大陸,原因當然是因為台灣長年的低利率。而在台灣舉債到大陸投資(另一種形式的花費)的又何止鴻海一家,光上市公司就數不完了。

台灣2008之後發行了大量的鈔票,這些資金造成台灣利率低落,有本領的企業當然都會來台灣借錢再拿去大陸用,因為台灣海峽左岸的利率是右岸6倍,還不一定能借得到。甚至於不少大陸缺錢孔急的企業都想要來台灣借錢。

這些企業拿到大筆金錢之後並沒有在台灣生產或投資,增加台灣的工作人口數,而是到大陸去投資,拉高大陸的就業人口數。許多年下來,台灣的問題日漸變得嚴重。

當然低薪問題並非只是單純的資金供給問題,還牽涉到社會文化(社會大眾對工作偏好過度一致)、企業管理(吃大鍋飯心態)、法令政策(勞動法令與外勞政策)。很多時候我們可以在媒體上看到些資方代表提出一些很過份的言論,像是要求外勞基本工資脫勾。

(基本工資的存在是為了反應最低生活所需的界線,跟受雇者的身份無關)

強詞奪理目中無人的態度,令人咋舌。而這樣的人卻長期掌握台灣大量資源,這明顯的是出自於社會制度面的問題,而非經濟面的問題。

上圖是我google內湖所找到的,紅線部份是內湖容積高度。中間有一棟樓是別人2倍高,非常顯眼。每次看到這棟樓都會提醒我,台灣的制度是如何的向有錢人傾斜。

這些公司如果扣除政策上的「佔便宜」,能有多少競爭力?而這樣的公司在台灣資本市場上有多少?

我看巴非特的傳記,發現他賺大錢的幾個投資是尋找經營層經營不善的公司,然後發動攻擊把原經營者拉下台,換上有能力的人。而台灣....滿地是經營不善的公司(看看上市公司財報中的資產報酬率),公司派要拉下原本經營層卻是千難萬難。

有太多憑藉政治勢力而非經營能力的人佔據了這社會的大量資源卻能安穩的坐在高樓層辦公室裡,這才是台灣薪資低落的最直接原因啊。

最常被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