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9日 星期三

讀後感:匱乏經濟學


最近看了一連串貧窮相關主題,匱乏經濟學這本書提供了最後一片拼圖,讓整個圖像完整。與其叫匱乏經濟學,不如翻譯成匱乏心理學更貼切,這裡面討論的也並不僅止於金錢範籌,但是我這裡只想討論貧窮這個主題。
書裡面花了很多的篇幅說明實驗的目的、假設與過程,為了證明結論沒有錯誤。扣除這部分,列出來的結論是:

1. 限制會帶來壓力,讓人進入專注狀態(隧道視野)。但這種隧道視野常常反而讓人因小失大(欠缺遠見)。
2. 壓力與焦慮會課徵知覺稅,人腦的運算能力與自制力會受到(暫時)懲罰性的降低。
3. 導致匱乏的根本原因在於人如何處理寬鬆餘裕。一旦陷入匱乏增加循環(入不敷出),就很難憑藉自身作為逃脫。(外力介入會有機會但只要mindset一致,最終仍然會落回同樣循環)
4. 同樣現象不但會發生在個人身上,企業甚至國家也有同樣現象。
5. 制度設計需要考量提醒(打破隧道視野),維持一定程度寬鬆狀態,來避免失敗。


貧窮有兩種定義,一是絕對生活水準,每天2美元。(世界銀行在2015年的標準是1.9美元);二是所需要的小於所擁有的心理狀態。一的狀況很明確,解決之道也很明確(只是難做到),增加收入。二的狀況就很複雜。在於富裕社會,就算是底層群體也大多能取得足夠食物維持生存,但在富裕社會要求的標準會高很多很多。以第二種標準來看,現代社會裡面的一半人會處在貧窮狀態,因為需要的東西太多。我隱隱覺得這種狀態是某種動態平衡,大多數的人需要一個可見的生活目的,[我需要錢,所以我要做某些事]。需要跟想要中間的界線並不是那麼明確,所以需要其實是會上下浮動的,最終停留的位置其實跟人們的想法有關。也就是說,人們會處在輕度飢渴狀態是人類DNA訊息造成的,因為這樣的狀態才會讓我們覺得活著有目標。

真正的問題在於,需要的迫切程度會對我們的心智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當你每天都需要為了帳單而奔波,再高的智力也會被知覺稅的defuff扣光光。然後讓你的人生像是滾落山下的石頭一樣,把你自己砸成碎片。

最原始的問題在於,一個人如何處理餘裕,財務上也就是如何每年有結餘。就好像投資客用價格上漲與否來判斷股票好壞,最簡單的判斷指標其實是一個人銀行戶頭裡的數字。一個每個月戶頭中數字會增加的人,不管再怎麼緩慢,他總是在一個遠離貧窮深淵的軌道上。而當他累積的餘裕金錢越多,就越能夠抵擋突發事故的衝擊。

雖說指標很容易選擇,但如何做到卻是天大問題。每個月總是有很多的[必要]花費無法刪減、突如其來的問題、投資上的虧損。因為未來無法預知,所以我們都把現況無限放大,唯有多思考才能看得遠。而思考的養成並非朝夕之功,得要數十年的積累。換句話說,不管你是什麼年紀,隨時思考都是智人的最重要任務。(思考最簡單的就是問為什麼)

要知道落入貧窮其實是人類基因所帶的訊息造成的(天性),需要靠後天的理智與自制力來抗衡。所以替自己建立一系列機制來制衡天性是很重要的。比如說:自動轉帳。看到書裡提到這點,其實我有先笑了一下,不過仔細想想,確實是如此。忘記繳帳單是很稀鬆平常的事,可是對財務傷害卻是很巨大,信用卡帳單要收滯納金、電話復話要收高額手續費。設定自動轉帳,至少在你戶頭裡還有錢的時候可以避免傷害發生。

另外還有一個重點是,保留心智的餘裕。人腦的運算能力非常有限,而且常常會受到外界因素影響而下降到當機地步,所以我們應該要盡力避免腦力進入高負載狀態。能夠讓機器取代或提醒的事情,要盡量仰賴機器。

書中提到關於餘裕的概念確實是一個新的角度,不論是在金錢上或是時間上。總結起來對個人來說就是做到兩件事:
每個月有儲蓄,每周保留一段空白時間

2017年3月16日 星期四

看完了東京女子圖鑑...這應該是這幾年看過最深奧的戲劇了

本來沒有抱太大期望,但是看了第一集後就google完繼續看下去。
嗯!?為什麼要google?
因為看了一堆疑問啊~

剛到東京選三軒茶屋落腳!? 新男友老家在目黑區!?
Google完才知道目黑是房價排名第五的區域,傳統的住宅區,也就是老東京人住的地方。而惠比壽算是澀谷,被評為最佳居住區。

綾的薪水成長幅度更是驚人。在第1集提到23萬,搬到惠比壽時在第4集提到是400萬,在第5集搬到銀座則是700萬,第7集結婚時是800萬。後面雖然沒再提到,但是看來還是有增加,只是數字她不在乎了。

在三茶時的那段最被觀眾惋惜,我也是。感覺這地區挺好的啊,第3集時被甩的前男友自己走到她原本公寓時抬頭望向漆黑公寓的一幕真是揪心啊。本來以為這是給女性看的戲劇,沒想到其實男性的我也是看得頗多感觸。

這世界變化的太快,紙醉金迷的大城市像是有無窮魔力的漩渦吸引無數男男女女不斷投入。吃飽穿暖小確幸只是起點,往上奢華享樂沒有終點,物質之外還有成就感待達成,職場成就之外還有愛情成就,親情成就,人生就是一條無窮盡的待辦清單.......

或許真是如此,最近在看人類大命運作者的觀點也有幾分類似。只是日本戲劇從來不是看宏觀而是注重個人感受,這也是為啥戲劇能得到觀眾共鳴的原因。對個人來說,這樣就能導致快樂的結果嗎? 這問題,戲中沒有答案,或許該說這個答案在每個人的心中都不一樣。

在第4集有一個買洋裝的場景,裡面提到分期付款。這裡 [リボ払い]這詞彙的意思,其實類似台灣[只繳最低應繳],也就是起用循環利息。簡單說,這種做法會導致永遠還不完。所以買這件洋裝才會造成她的經濟壓力,最後引出她去找700萬的工作的劇情。

戲裡所說的收入都是稅前,日本人的薪水要先被扣兩稅(所得稅、住民稅)一金(保險金)。以綾在當企劃經理的時候來說,400萬年薪每個月實際拿到手的大約只有26萬(另有兩個月獎金)。所以花30萬(含消費稅)買一件洋裝要去吃侯布雄,可以凸顯她對這件事的重視程度。是說這樣侯布雄反而比較便宜....

另外,根據資料日本1000萬年收是前6.7%,台灣前6.7%大約是月入6萬8....
可是月入6萬8,其實過不上奢華日子,這莫非是表示台灣的貧富差距更大,真是[驚]。

2017年3月8日 星期三

股票作手回憶錄,四讀之二

這篇只講第五章,這章很短只有12頁,但是整章都在講他對市場的看法。因為說的都是些瑣碎的細節,其實很難有全面的了解。

照段落來說,這章一開始提到對線圖的看法。要知道當時是1910年代,當時還用人工抄行情,所謂線圖根我們現在看到電腦K線差得遠了。光要把每日行情畫成線圖更新就要到傍晚了。所以李佛摩對線圖的看法其實是落伍的,今日的股價資訊最主要都是透過線圖表達。不會看或看不懂就很難踏入投機世界。但是李佛摩的洞見到現在還是有用的,就是他最後的結論,出現在68頁:一個人想要賺錢,所需要知道的一切,只是評估大勢。

接下來的段落他嘮叨他自己的問題,為什麼看對了卻賺不多。這一段如果看過炒股的智慧,應該就會想到那句名言[cut the losses, let the profit run],這也是從被市場玩進階的第一坎,用李佛摩的話說叫做變成二級傻瓜。

這一章剩下的篇幅都在解釋這個概念,甚至還舉了一個長長的例子,也就是白粹奇跟哈伍德的故事來說明。用比較現在的方式解釋就是:你要做多長的波段? 有句話叫[價格像海浪,趨勢像潮汐],不管漲潮或退潮,海浪都是一樣來來去去。你玩的遊戲是追逐海浪,還是等待潮汐,這是要先搞清楚的問題。

其實體悟到這一章就能夠成為:在多頭熱潮中贏錢的那一半。
(這個分法是從精準預測這本書中來的,裡面有一章提到德州樸克,當熱潮來的時候有一半人是賺錢的)




2017年3月4日 星期六

股票作手回憶錄,四讀之一

這本書是所有人一致公認的經典,只是為什麼經典? 以下是我的假說。
股票作手回憶錄的中譯本寰宇有兩個版本,翻譯者不同
我手上這本是早期的譯者是真如,現在已經絕版(封面是淺綠色)
目前可以買到的是標榜完整版的版本,翻譯者是魯樂中。
另外還有一個版本是另一家 大牌出版社的,譯者是李奧森。

網路上有說魯樂中翻譯的這本有點卡卡的,前兩天經過敦南誠品的時候翻了一下,確實有這種感覺。真如的譯本看起來通順多了,不過有些地方有點拗口。

這本書我看過三次,第一次是1996,還在唸書的時候,那時剛開始涉足股市,聽說這本是經典就去圖書館找來看。
第二次大約是2007,那時原物料正狂飆,全球市場都一片欣欣向榮的崩盤前夕。
第三次是2011,歐債風暴正延燒的時候。
第四次是前些天在M01上面看到有人寫心得而引起。

每一次看所注意到的重點都不同。看了三次之後才知道為什麼這本書是眾人推崇的經典:
當你在不同的階段,你從裡面看到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在你覺得自己無往不利,離股神只有一步之遙的時候;跟你在市場和你預期相反苦苦掙扎的時候,所看到的內容是不同的。當然書是不會變的,但是你看進去的地方不同了。

另外有一本 傑西李佛摩股市操盤術 ,譯名很奇怪,但英文書名更奇怪...
裡面寫的是比較接近實例的故事,其中有提到李佛摩在股市中賺的錢拿出來之後是去買了佛羅里達的土地。而當年的佛羅里達土地正是大泡沫,直到1980年代都沒有漲回去。所以他1940年在股市失利的時候,原本想留下來當救命索的資產並沒有如預期地發生效果。

這是我第三次看的時候最注意的重點。
當危機來襲,其實所有市場都會崩跌。你以為可以救你的投資,說不定反而會是壓垮你的稻草。

第三次的心得直接影響到我後來在14年做的選擇:我把股市戶頭中的錢轉移一部分去買了高收債基金、一部分去買港股(因為我覺得台股已經高了)。結果後來高收債跟港股都大跌.....正符合前面的心得 = = (反而台股比較後面到15年才開始跌)
=> 結果自己多了條心得[沒有什麼資產是絕對安全的,當大浪來時,所有東西都會被沖走]

第四次讀果然看到的重點又跟前三次不同,這次是剛經歷了低谷,市場剛反彈的時候。

最常被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