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2日 星期五

路邊撿到一隻小貓咪


這星期一中午外出吃午餐時,在路邊發現喵喵喵的小貓叫聲。在一個LCD螢幕的箱子裡發現它,箱子裡還有一盒弄翻的鮮奶。想來是有人買來餵它的,只是造成反效果,小貓全身沾滿鮮奶不停的發抖著,掙扎著要爬出紙箱。

我本來不想把他帶走的,可是....它好小。看來似乎是還未斷奶就被母貓放棄。我在吃飯時遠遠望著,看見有幾個人經過發現又離開。在我吃完飯時,又望見他爬出紙箱,在風中發抖哀鳴。所以.....

我po了ptt與寵物論壇看有沒有人想要領養,也請附近的寵物美容店幫我張貼領養訊息。
如果有人想養貓咪,請留言。

後來帶小貓咪去看獸醫後,發現「她」其實已經一個月大,牙齒都長出來了,只是大約是營養不良所以很小隻。經過這幾天的照顧,現在是個好奇寶寶。目前正在訓練他吃貓飼料與使用貓沙。

附加另一張看得出大小的照片,就一個手掌大而已。

2012年10月6日 星期六

賈伯斯傳 讀後感part1

其實我不喜歡Steve Jobs,身為電腦愛好者與IT從業人員。遠在ipod與iphone面世之前就對於蘋果的賈伯斯聽聞過許多,當年的賈伯斯可真是毀多於譽啊。身為東方傳統教育下長大的我,對於他的任性、無情其實非常不能認同。在我的認知裡面,這人不過是一個有起有落的電腦公司老闆。有一間公司能夠support他的任性要求,並支撐到獲得市場上的成功為止。

當然要組織一家可以追求完美產品的公司,背後還是要有許多許多的努力。但是我始終不覺得他個人有多少過人之處,畢竟他得到的評語就是把風光攬在自己身上的人。

但是星期五晚上跑去看了商周在小巨蛋放映的The lost interview之後,決心認真研讀一下這本自傳。這段紀錄片是在賈伯斯回鍋蘋果的前一年(1995)拍攝的,算是他人生中相對低潮的時候。不過,看完整部影片後覺得...果然成功無僥倖。還是有必要認真研究一下這人與蘋果的發展史,所以看完的當下就跑去誠品買了書回來,還剛好在打折,賺到。

看了前1/4,引起我興趣的反而不是賈伯斯的人生,而是書中描寫的70年代矽谷。1975年當沃茲尼克與賈伯斯創業的那一年,他們可以碰到許多同好,輕易接觸到許多優秀人物。看到這一段讓我心生不少感觸。

那個年代的美國可以允許有才能的聰明人任意發揮創造出能推動整個歷史巨輪的改變,為什麼在現在的台灣卻不行?

我想最主要的差別在於整個社會太過疏離。在台灣有多少人會跟陌生人攀談閒聊?上一次有陌生人跟我說話是跟我要零錢,在台北捷運站 = =+

當我們想要do something的時候,有什麼管道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人」? 當然在面對天災的時候,可以看到組合出一個共同的平台來集中心力與資源。可是在一般時候呢?

當然這問題背後有更深層的涵義,只是就我現在的感覺;人心之間的過於疏離是個很大的原因。雖然我們每天都會見到很多很多人,但是我們卻不會跟這些人有所互動。甚至,過多的人反過頭來帶給我們龐大的壓力。人與人間的退縮並不光只是反應在創造力與創新能力的衰退,也反應在現代人強大的寂寞感上。

有多久沒有跟人聊聊 「想做的事情」 「夢想」 「對人生的想法」?

要能夠創造新的企業或產業,需要有比滿足心理需求更多的交談與互動。需要更高標準的組織與引導,但是這些都得要從跨出去與人互動開始。

我想,我也很欠缺這部份。

最常被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