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3日 星期五

川普到底想做啥?

這問題是今天早上看到一對關於NATO會談新聞時,腦中所浮現的疑問。

要求北約需要提高軍費是美國多年來的立場,並不是現在才出現。如果用金流角度來看美元收入支出,可以說美國透過貿易舉債來支付全球各地的軍事活動。要求降低軍費是必然,美國人相信更希望把錢花在自己家而不是派兵四處跑。問題在於,盟國的軍費提高之後就能降低美國的軍費嗎? 這問題只怕現在是看不出答案的。

累積貿易戰與軍費問題的相關報導,隱約覺得...
美國目前的戰略似乎轉向為把[中俄朝]當作最主要假想敵。在亞洲有條防線,在歐洲也有條防線。俄羅斯跟朝鮮傳統上都是被當作敵人,沒啥新意。最大改變是中國現在似乎被視作這三者的軸心,而不再是70年代以來被定位的可拉攏對象。

可以確定的是,2018元月的會議之後,美國裡面對中國最抱希望的派系也不再奢望,中國會自己變成一個更開放更接近西方主流價值體系的國家。但是因此會造成什麼樣的改變卻看不明白,或許是因為這改變還是進行式。

只看到歷史潮流轉向,卻看不清楚轉往何方,真是叫人焦躁。


附帶一提,從[阿姨]劉仲敬那裏看來的概念
中國是一個雙層架構的國中國,在叫做中國的外殼之中有一個內層小國叫共產黨。外層的中國只是個魁儡,內層的共產黨才是操縱者。如果把兩者當成一體會覺得中國常常做些奇怪的事,但如果把共產黨這內層放進去一起看。就會發現外層的魁儡為了內層利益是可以隨時犧牲的。
從看過這個概念之後,我才開始讀得懂對岸的訊息。

美國目前的對中要求其實對內層有殺傷力(對外層應該是利大於弊),中國(其實是共產黨)必定會抗拒到底。(對國企是不可能不補貼的) 這讓未來會轉往哪個方向轉無法判斷,因為我不曉得共產黨的控制力道還有多少。


################# 2018/07/18 新增 ###################

這週對岸有件有趣的事,
人行研究室主任徐忠具名發了篇文章,怨懟財政部。隔了一天,財政部用假名青尺回應,套句路透報導所說:若以“央行与财政部互怼”为标题仅用0.37秒就可搜索出大约586,000条相关报导。各种报导和评论亦是铺天盖地。

我手上有本2012年出的書,正是討論對岸財政壞帳問題的,叫[中國金融大揭密]。整本書就在梳理中國政府如何把國企壞帳轉嫁到金融市場,最後並斷言這種做法只是把炸彈引線延長,而非解決。6年後的今天看來,這本書說得真是超對。

美國對中國出口課徵關稅其實不是大問題,如果第一波共產黨就忍下去,問題會更小。但中共左派這幾年太囂張,不可能忍。就1949年以後的歷史看來,這些所謂左派很像是群[屁孩],除了滿嘴喊打喊殺之外,政治上做不出什麼成績。但這群人才是對岸掌權人,一直喊打喊殺就像是國中生在拉幫結派。如果是中古世紀,必然演進方向是以不斷向外軍事擴張,直到擴張過度而倒下。但在需要合作發展的後貿易時代,這樣的發展方向必然四處樹敵。

而為何對岸無法捨棄這群左派? 自然是因為要堅持共產黨的獨裁。要實行獨裁必然要區分[我者]與[他者],左派思想正適合用來區分[你]跟[我]。要拉攏[你]來加入[我],則必然需要給予高過平常的特權,不然結派有何意義。放到整個國家來說,輕者讓資源無效率,重者變成貪汙橫行。

與其透過放棄權力來改善政府效能,左派思想先天的會以外部敵人來轉移內部矛盾。中興被罰,卻可以扯到要自製芯片,就是這種思維方式的體現。說明白一點,中共內部所謂左派就是[千錯萬錯都是they的錯]這種心態的人群集合體。抱著這種心態的人當然不會想要去解決問題,而是會去解決提出問題的人。反正[我]怎麼會有錯,[我]如果錯了,一定是[你]的問題。

理解這點再來看這個互怨事件,就知道接下來要觀察什麼。 是會試圖釐清權責還是會變成政治廝殺,可以看出中共內部派系力量偏向哪邊。

沒有留言:

最常被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