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4日 星期四

關於漢翔(2634)的一些看法

其實研究漢翔已經有幾年了,最早是從在上市抽籤中籤後閱讀公開說明書。後續到2016後蔡政府大力宣告國機國造後開始在市場上買進,為了投資這家我延伸閱讀的範圍包括了兩岸軍事策略、飛行器原理、內燃機原理、工業4.0。航太產業其實是很多產業的後續延伸,越研究就越覺得,台灣過去在航太與軍事的投資太少才會造成產業升級的困境,因為欠缺應用的需求。

當然這幾年的研究其實已經超越了漢翔一家公司的業務範圍,甚至反過來讓我對漢翔的發展步伐有點失望。明明是那麼大的市場,卻是沒辦法吃到餅,也沒辦法投資長遠的遠景。(因為得要滿足股東的配息渴望) 相關的心態轉換在M01上關於漢翔討論可以看的出來。

在M01這棟樓裡我的最後一篇PO文是120樓在董總雙換之後把38張持股都賣光光,賣光之後就不太想繼續寫相關看法,畢竟潑人冷水是不受歡迎的事情,所以只能在自家部落格上寫一寫。

到現在可以確定4月份董總一起被換掉的最主要因素是F-16V升級案的延誤。畢竟空軍急著等F-16V回到服役隊列,在台海火藥味一天濃過一天的情況下,大批F-16戰機在廠維修改裝是很嚴重的事情。但是對於股東來說,趕工升級案公司勢必要吞下增加的成本,而這會造成多少成本,外部股東根本沒有個底。這種情況下最好是先退出觀望,等塵埃落定再考慮是否進場,所以我決定先賣。事實也是如此,漢翔股價在除息前有爬升到34.85的最高點,除息後就一路緩跌到目前31.5。

就算9/24高教機出廠的時候也不過就是碰觸33就反轉,無法扭轉趨勢。而新出廠的高教機其實我是覺得有點失望,可能受限於原本IDF的外型就偏袖珍,改成高教機之後無法讓後座高於前座30cm,結果這台高教機偏離了目前主流教練機的構型。


雖然可能可以透過攝影機來改善後座高度偏低的問題,但是這種改善必然會是比較高成本。(不然為什麼每一家的教練機都要讓後座高過前座) 更糟糕的是,這樣的構型落實了原本批評者所提到的由IDF改會碰到的兩個問題:後座無法抬高以及降落攻角不足導致速度過快。第一個發生了,第二個會不會也改進有限呢? 這台教練機能否達到空軍的要求,要等到明年6月試飛後才能清楚了。

F-16升級跟AJT是漢翔到2024前的兩大案,而這兩大案目前看來都有可能會賠錢的疑慮,所以我想我會繼續觀望到明年下半年再來考慮了。

沒有留言:

最常被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