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14日 星期日

評新聞 日圓重貶 機械業者:3年內台產業全垮

這則新聞呢 其實來源是工總做了個問卷回收109份
問卷在這裡 http://goo.gl/gu75Cl

除了中央社記者 林孟汝 寫得這篇之外
還可以找到 工商時報 譚淑珍 http://goo.gl/2jjRE0
ETToday 林信男 http://goo.gl/CVQqSb
鉅亨網 趙曉慧 http://goo.gl/piZBqP
中國時報 黃天如 http://goo.gl/DML7yd
(這篇報導6/13還被改了個更聳動的標題 機械業者:3年內恐全軍覆沒 )
以及一位不知道是哪家的記者 馮建棨 http://goo.gl/ekYKlQ

這個問卷其實透露出一些訊息 可是讓工總的記者會這樣一搞
變成喊話貶值
(或許這就是做這調查的用意啦,不過還是先相信這只是想知道狀況)

趙曉惠、林孟汝跟黃天如的三篇有提到數據,其中以鉅亨網的趙曉慧寫的最完整
透過問卷題目還原一下(第三題: 日圓貶值影響)
12%正面,65%負面,正負都有14%,無影響9%(從前面三者算出來)

第五題:是否將獲利(損失)轉嫁到產品價格上
63%否,36%是 (百分比透過四捨五入)
不過,第五題並沒有區分第三題的答案,所以並不知道負面影響的廠商有多少無法轉嫁

第六題:受到負面影響如何因應
調整售價或調整訂單量、以維持價格來穩定客戶,降低利潤,報價調整為美元或台幣計價

另外一些無法量化的問題整理起來就有些亂,簡單說會造成
匯損、日本客戶會減量或轉單、其他地區會面對日本廠競爭、
「廠商進一步表示,巨幅的貶值價格調整亦無法完全彌補利潤損失,成本降低亦有限」

最後還有第七題:建議政府採取的措施
台幣應該適度貶值
1年內不會全軍覆沒,但是可能2至3年全被打垮
(這兩句眾媒體喜歡的標題大概是這題)

工總這張問卷其實很簡化,沒辦法做為找出問題的工具
倒是畫出了一個簡略的圖像:我不知道怎麼辦,政府救我
(某方面來說,這倒是整個社會的縮影,不知道的就指望政府解決)

先從最原點的地方來看,台幣有本錢像日圓這樣狂貶嗎?
假設台幣也跟著貶好了,日幣貶7%,那台幣貶10%
然後,日本人咬著牙多貶5%,那怎麼辦?
簡單來說,日圓這波的貶值幅度如此大,背後有前幾年日圓過度升值的因素在
台幣前幾年可沒升值過,難道要貶到台幣對日圓1:1?
那樣美元兌台幣會變成120,RMB兌台幣變成20
.....這會鬧革命,還是會全島移民左岸 = =

另一個問題則是:台幣跟著貶值7%,利潤就會回來?
這可就不是個簡單能回答的問題

多轉一下腦袋就會發現,貶值只是飲鴆止渴
真正的問題在於,為什麼有這麼多廠商無法轉嫁匯率成本?
其實在趙的報導中有最後一段其他人沒提到的
工總表示,許多廠商表示,會化危機為轉機,採取積極的因應措施,
選擇重新檢討成本結構、改變製程,降低成本,提升產品品質與配套的行銷策略,
持續創新研發與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讓公司產品具有實質的競爭力。

最根本的問題在於:台灣的中小企業難以長大
以匯率來調控只是讓現在龐大的公司維持住
就算這家公司已經沒有競爭力,匯率低估還是可以讓她撐著
可是這代價是相同產業更有競爭力的中小企業得要直接面對本土企業的不公平競爭
這個不公平不是在於公司的經營能力,而是在於公司起步比較晚

就好像買股票應該要把資本投注在經營能力好的公司一樣
一個社會也應該要讓公司競爭有限的社會資本(源)
想想為什麼巴非特要把波克夏轉形成投資公司就知道了
波克夏本來是紡織廠,老巴發現這家公司得要不斷投注資源去更新設備來壓低產品價格
結果是越多的投入只造成越艱辛的局面,於是決定趁早關廠

沒有留言:

最常被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