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16日 星期二

關於台灣貨幣供給以及匯利率的大略解說(二)

除了強勢公關與政策慣性太長兩個問題之外,我個人其實不覺得央行有犯啥大問題。說白話點,如果央行不壓匯率來賺錢繳庫,台灣政府可能早就破產了。(雖然從事後看來,或許一次讓財政破產反而有轉機)

不管下一任央行總裁換誰,都將面臨到:
1. 發行過多的貨幣(央行負債)。
2. 不易達成的盈餘繳庫目標。

最根本的問題在於,台灣的社會福利支出4911億太高了,占24.7%是最高的項目,遠高過國防支出16.1%與經濟發展支出12.3%。

當然社福支出如此高跟台灣的選舉文化有關,政客跟選民都喜歡肉桶法案,要選票拿錢來換。舉例來說,我每個星期都會聽到我家這邊的里長廣播,[本日舉辦長者供餐],這供餐可不用看收入只要年紀夠大就能去吃。但它又不是每天都有所以也沒有扶助孤單老人的效果,可是這是里長的政績阿,你每個星期去吃,下次投票的時候當然繼續投現任里長。在台灣現在人口結構往老人傾斜的狀況下,我不敢想未來有多少資源會被投入在這種討好老人的政策上面。但是把預算花在這種地方能夠累積到下個年度嗎? 還是像放煙火一樣,就燒掉了。

在我寫這篇的時候,我參加的某個LINE群組正在討論小孩托嬰費用,這個群組的主要成員是竹科工作相對高薪的工程師,但講到托嬰費用也是大喊受不了。一個小孩要24000,每個月一個小孩要就要花上三萬多(還要尿布奶粉),比大學畢業的新鮮人能夠領到的薪水還要多。我不禁想著,如果里長不是把他的預算花在老年人身上,而是花在正在養育小孩的年輕夫妻身上,是不是會比較有幫助? 更進一步想,為什麼社會資源要花在A身上而不花在B身上? 我們的社會有什麼機制來引導資源分配嗎?

就更別說面對海峽對岸的強鄰,我們的國防預算夠嗎? 武器更新、募兵、指揮體系重整,全部都是要花鉅額款項的,但是台灣把錢都拿去社福預算!?

還有經濟發展支出,這關係到接下的經濟成長速度,關係到下一個年度的稅收與下一個主力產業的成長,但是只有社福支出的一半,那也難怪看不到未來的經濟前景。


簡單說,社福支出需要設定天花板,當超出一個比例之後就要加稅或是縮減,不如此央行總裁不管換誰當都只能壓低匯率與利率多發鈔票來彌補政府預算短缺。

而設定社福支出天花板肯定是個顧人怨的事情,要怎麼讓大多數民眾認同,這才應該是強勢公關需要出現的地方。

總之,讓公眾多增加知識才能討論政策,有討論才有可能形成共識,有共識這社會才能往前走。不然,政黨輪替也不過就只是不同批人出來分贓而已,怎麼選都選不出能夠解決問題的人。因為要解決問題有很多前提須要達到,其中之一就是有充分理解問題與困難所在的公民參與。

匯率偏低並不只是本身是個問題,它其實是許多深層問題糾葛而產生的表象。


沒有留言:

最常被訪